1、点燃蜡烛时,先点燃的是蜡烛的烛芯,当火焰的热量温度大约60℃时,固体的蜡就会熔化成液体。
(资料图)
2、在蜡烛火焰的底下,储存着液态的蜡。
3、液态的蜡,会沿着蜡烛芯绒爬上来,再被火加热变成气体。
4、最靠近蜡烛芯的是刚变成气体的蜡。
5、如果吹熄烛火,可以看到烛芯上面有一缕“白烟”上升。
6、这就是没有燃烧的气态的蜡,如果立即去点燃这缕“白烟”,火焰会迅速窜回烛芯,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
7、 蜡白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是烛芯的作用。
8、在装有煤油的瓶子里,放进一根纱线(蜡烛芯),在纱线的上端点上火,同样可以持续燃烧。
9、跑到纱线上去的煤油,被火焰加热成气体而燃烧了起来。
10、就这样,纱线起着输送液体,把液体变成气体,使燃烧继续下去的作用。
11、只要能使液体的蜡爬上来,即使芯不是纱线做的,蜡烛也能燃烧。
12、几根金属丝掺合起来,在金属芯的上端点火,预先涂在金属丝上的蜡就会燃烧起来。
13、燃烧产生的热,同样能使下面的蜡熔化变成液体爬上来,所以蜡烛也能继续燃烧。
14、与纱线相比,金属丝传热快,所以随着蜡烛的燃烧,芯周围的蜡很快熔化,形成一个很深的凹坑。
15、 蜡和煤油等液体为什么能爬到芯上来呢?可以做一个实验,把玻璃管立在水中,水就能在管子里升上来,管子越细,水上升的位置就越高,这就是毛细现象。
16、变成液体的蜡,和水一样,通过蜡烛芯线中的缝隙爬上来。
17、蜡一定要附着在灯芯上才可以燃烧然而并不是所有蜡烛在燃烧的时候都会有烟,要看其原料。
18、最初的蜡烛是用蜂蜡等动物蜡制成的,会造成大量黑烟,并有难闻的气味。
19、自从使用石蜡后,几乎不再有黑烟了。
20、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有火焰分外焰和内焰以及火焰的抖动;蜡泪;时而可以看到火星,因为为了增加其燃烧在大多数蜡烛中会加入金属粉。
2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22、 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23、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24、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25、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26、 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27、振荡,观察其现象。
28、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29、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30、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31、 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2、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33、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34、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35、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