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资讯:东宝山下的记忆

中国石化报   2023-06-01 08:24:46

荆门石化3号催化裂化装置

杨美荣

初夏的东宝山,一派葱郁,紫蓝色的二月兰在草地上随风摇曳。荆门石化3号催化装置掩映在一片莽莽苍苍的绿带之中。

簇新的反应器,在暖阳的照耀下,向四周散发着钢筋铁骨的铮铮力量。管架、塔林、塔吊、烟囱,有序地混搭在一起,依山而建的装置,仿佛就长在大山的褶皱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时候,1号催化装置每年都会新进30多名职工,要想在这30多人里脱颖而出,不流些汗吃些苦,是很难当上主操的

一大早,孔建明穿着一件灰色的工作棉袄出现在装置现场。4月的荆门,气温总是让人在“露着腰”和“裹着袄”之间无缝切换。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孔建明能穿的工作服,现在全都湿答答地挂在家里的阳台或是搭在板房里的凳子上了。

同事兰宇涛看了看孔建明工作上“荆炼”标识,很认真地说道:“我隐约记得小时候见我爷爷穿过同款工作服。”

一句“爷爷同款”,顿时让板房里的杨永哲和李松笑了。这两个1993年出生的青年才入职两年。“这件衣服是1988年,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发的。”孔建明抚了抚额叹口气说道,“领到这件新工服时我才18岁。一眨眼,咋就成爷爷辈儿了?”

1988年,18岁的孔建明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1号催化装置。20世纪80年代,很多像孔建明一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怀抱梦想纷纷来到石化企业的各个车间、生产装置。“催化一响,黄金万两”。作为生产装置的龙头,催化装置对学炼油又有干劲儿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那时候,1号催化装置每年都会新进30多名职工,要想在这30多人里脱颖而出,不流些汗吃些苦,是很难当上主操的。

18岁的孔建明长得细瘦白净,然而看似文文弱弱的他只用了两年时间,硬是拿下催化装置最复杂的反应岗位,当上了反应主操。18岁参加工作、20岁担任反应主操、30岁开始担任催化班长,催化装置技师、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比武奖项获得者……孔建明的履历拿出来就是一张沉甸甸的催化名片。

带新人,不光要将自己在生产操作上的经验倾囊相授,还要敢于放手让年轻人独立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1970年5月18日,荆门石化常减压装置开始筹备建设。后来,这一天被定为荆门石化的厂庆日。

站在时间的岔路口,越过日月星辰的肩头回望历史,干打垒、芦席棚就曾建在东宝塔下的山沟里。每一座塔甚至每一条焊缝都凝结着创业者们披荆斩棘的丰功伟绩。

1971年1月1日,装置投产成功。50年来,作为荆门石化最早建成的老三套装置,1号催化装置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在每一名荆门石化人的脑海里,成为催化人的精神坐标。

作为催化装置的第二代人,孔建明认为,传承是对前辈们最好的致敬。风机皮带松了看不到,会影响空冷效果;装置巡检不到位,就会留下真空地带,留下隐患;设备检查不到位,内操操作时等于管中窥豹。老师傅们用自己的经验形成代代相传的作风,到孔建明这代催化人心里,就变成了不放过任何一个“低标准”。

“如果说父辈们是开拓者,我们就是传承者,而永哲这批年轻人就是荆门石化的未来。”孔建明感慨。

孔建明的父亲身患糖尿病,1997年就双目失明了。几年之后,母亲又得了重病。既要照顾父母,又要兼顾班组安全生产,孔建明身心俱疲。“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得咬牙坚持一下,帮车间多带新人”。带新人,不光要将自己在生产操作上的经验倾囊相授,还要敢于放手让年轻人独立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孔建明的带领下,徒弟宋晓峰、黄元华一个一个都成了催化的新“名片”。

从1号催化装置到3号催化装置,地理位置上只隔了一个山头;时空距离上,对孔建明而言却是30年

转眼,孔建明已经53岁。都说50岁中年男人的标配有三宝,手串儿、枸杞、啤酒肚。没有啤酒肚的孔师傅也盘手串儿,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始终有着少年气质。

少年气质的孔建明,在2019年又成了新建3号催化装置的一名新兵。2019年,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暨3号催化装置即将建成投产,运行部组建3号催化装置开工组,孔建明第一个报了名。

孔建明从2019年8月进入装置现场,历经酷暑和严冬,整天在现场日晒雨淋,晒得黝黑。“我们年轻时,也白着呢。”孔建明觉得自己依然是当年那个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他每天抱着厚厚的一捆图纸,和年轻人一样在现场爬塔钻容器,没有一天缺勤。“在三催,我也是个新人。”他说。

雨停了,身穿1988年工服的孔建明带着杨永哲爬上反应器检查。他站在高高的炼塔之上,觉得崭新的3号催化装置,就像是青翠山峦的褶皱里开出的美丽花朵。(作者来自荆门石化)

(责任编辑:杨明 )